昨天是大暑,复兴中路的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内,响起中国鼓雄浑的声音,一场中医跨界音乐会奏响。由市中医文献馆与上海交响乐团联合打造的“五音能量场,暗香随弦动”音乐会,以《黄帝内经》“五音疗疾”理论为原点,让历史悠久的中医文化与当代音乐完成了一次对话。
《黄帝内经》中“五音疗疾”理论认为,五音(宫、商、角、徵、羽)与五脏(脾、肺、肝、心、肾)存在精妙对应。不同音波通过共振可调节脏腑气机,实现养生效果。音乐会五个乐章围绕五音展开,选取《阳关三叠》《梅花三弄》《声声慢》等经典曲目重新编配。编曲席勤将西方弦乐与民族乐器融合:小提琴、中提琴构成和声基础,软锤马林巴提供轻柔底色,埙的悠远、竹笛的清亮、古琴的深沉加入其中。
终章《天人合一》以羽音为核心,竹笛与古筝交织出流水般的旋律。现场观众在舒缓旋律中逐渐沉静,大暑的燥热感仿佛被音乐涤荡而去。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