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漳州7月16日电 (李昌乾)漳州布袋木偶戏的“五指翻飞”遇上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的“双肩齐抖”,冬不拉弦音遇上闽南语歌《姊妹仔》……一场跨越千山万水的同台演绎,为2025年丝路同源·山海交响“石榴籽祖国行”闽木优秀中小学生融情交流研学活动走进漳州按下开营启动键。
7月14日下午,在福建漳州古城木偶艺术表演馆里,大幕先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漳州布袋木偶戏拉开。巴掌大的木偶,人物造型栩栩如生,狮头翻腾、枪棒交击,上演了一出梁山好汉智取大名府的好戏。小小的布袋木偶里,藏着戏曲的唱、念、做、打和人生的喜、怒、哀、乐,一抬手、一顿足,皆在艺术家们五指方寸间,精彩表演赢得观众席上师生的连连掌声。
木偶戏刚落幕,舞台灯切换成青春色。木垒学生代表先声夺人,他们踩着节拍跳起民族舞蹈《欢迎来我们的新疆》,裙摆旋成“草原旋风”,随后拉丁舞《桑巴》点燃观众席师生们的热情;独唱串烧里,《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清亮、《把未来点亮》的昂扬、《上春山》的空灵,让闽南孩子听见来自天山北麓的原生态歌声。漳州学生代表紧随其后,一首闽南语《姊妹仔》软糯清甜,古筝弹唱《青花瓷》隔空和鸣,独舞《缠》的红袖凌空一甩,定格了这场跨越时空的山海之约。
值得一提的是,一段热情奔放的《黑走马》舞蹈点燃全场。领舞的学生抖肩、踢踏、旋身,随后就着舞步邀请漳州的师生一起上台,甩臂、错步、提腕,师生共舞,肩并肩、手挽手,一时间掌声、笑声交织成片,传统艺术与青春脉搏同频共振,两地师生结交友谊,一场生动的民族团结示范课就此在所有师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记。
“在木偶艺术表演馆,我看到了精彩的木偶表演,也为同学们表演了一段哈萨克舞蹈。最开心的是交到了漳州的新朋友,我们还互送了冰箱贴做礼物。”五年级的唐娜孜·叶斯穆说,她第一次零距离体验了漳州的传统文化,尝到了香甜的漳州荔枝,还学着用闽南话打招呼。“这趟旅程让我收获了快乐、友谊。”
同样,来自木垒的武子昊也对此次开营仪式印象深刻。他说:“在这里,我和漳州的同学结对成为了朋友。同时,我感受到了木偶戏艺术家精湛的技艺,也领略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开营仪式结束后,研学团队参观了漳州中国女排精神展示馆,感受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上展现出的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中国女排的精神启发我遇事不畏困难,坚持向上,同时懂得伙伴的力量,并把每一次失败都‘磨’成向上的台阶。”来自木垒的哈萨克族小朋友菲尔都斯说。
研学团队还走进了漳州110事迹展览馆,体会了“时代楷模”的为民初心,并在月港海丝馆了解了明代海洋贸易的辉煌历史和闽南文化的海外影响,同时,走进漳州市东山关帝文化产业园,探寻闽南人生生不息的精神密码;登上东山彩蝶湾帆船,体验“逆风前行”的航海精神;到谷文昌纪念园种下“绿色丰碑”木麻黄,把“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写进成长笔记。
据悉,此次研学活动由福建省对口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漳州分指挥部和南平分指挥部支持、木垒县团委和县教育局共同组织,旨在进一步促进两地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引领各族中小学生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