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4月28日電 (記者尹星雲)日前,譚利華與北京交響樂團國樂大師協奏專場音樂會亮相國家大劇院第二屆“國樂之春”。指揮家譚利華攜手二胡演奏家宋飛、竹笛演奏家張維良、琵琶演奏家吳玉霞、古箏演奏家王中山,聯袂北京交響樂團帶來一場國樂與交響、傳統與現代、民族與國際相融合的國樂專場音樂會。
音樂會以熱烈昂揚的《節日序曲》開場。演奏家吳玉霞帶來琵琶協奏曲《春江花月夜》及琵琶與管弦樂隊《樂之舞》兩支曲目。早在2016年,吳玉霞就已與北京交響樂團合作登上過國家大劇院的舞台,那次是吳玉霞的獨奏音樂會,給她留下的美好印象至今記憶猶新。“這次雖然隻演奏兩首曲目,但也有不一樣的詮釋視角,希望帶給大家別樣的聽覺感受。”吳玉霞說。
演奏家宋飛帶來經典作品二胡協奏曲《二泉映月》及二胡協奏曲《飛天夢》。 “《二泉映月》是二胡經典曲目,這次跟交響樂團合作,更賦予其獨特魅力。而《飛天夢》也跟月亮有關,跟我國的探月工程息息相關。”宋飛說,自己想借《飛天夢》這首作品表達現代中國人的自信。
演奏家張維良帶來竹笛與管弦樂隊《吆喝》以及曲目《小放牛》。對於這兩首作品,張維良傾注極大心血,通過與交響樂團的合作,賦予其新的激情和浪漫。“北京交響樂團作為知名樂團,非常棒!”時隔8年,再次與譚利華和北京交響樂團合作,張維良非常興奮。
演奏家王中山帶來《春風吟》與《鬧元宵》兩首曲目。王中山說,自己精心選擇的這兩首作品,來自家鄉的鄉情和鄉音,“我們力爭把傳統文化的底蘊創新性挖掘出來,充分展現民族的根和魂。”
北京交響樂團團長李長軍表示,樂團雖然是一家專業交響樂團,但也非常重視民族音樂的傳承與弘揚,“我們樂團工作非常重要的一個方向就是促進東西方音樂和文化的交融,助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發展。本場音樂會的演出票賣得非常好,這就是一個明証,說明大家非常喜歡,也是我們文化自信的充分體現。”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供稿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