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是一座人口平均年龄32.5岁的青春之城,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在工作之余对精神文化需求十分强劲。近年来,青年夜校在深圳蓬勃发展,成为年轻人提升技能、发展兴趣爱好、拓宽社交的新潮流。
日前,记者走访调查发现,从无人机技能到AI课程培训,从工夫茶到粤语课,深圳青年夜校立足青年现实需求,开办理论宣讲、文化艺术、素质教育、技能学习、身心健康等公益课程,打造聚焦岭南文化、科技含量日益凸显的“圳品夜校”,成为深圳青年的“精神快充站”。
晚上7点半,在深圳一所中学担任特教老师的邓晨曦坐在市团校一楼的教室里,认真地聆听《虚拟形象智造:AIGC数字人应用》系列课程。教室里座无虚席,尽管忙碌了一整天,青年们仍求知若渴地坚持上课,看着老师在大屏幕上的演示,时不时提出操作上的疑问。“青年夜校是一个很好的获取知识的平台,下班时间再晚我也会赶过来,在这里‘充电’学到的知识又可以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之中。”邓晨曦说。
深圳是活力四射的青春之城,也是一座创新之城,产业正向高端化、智能化、数字化升级转型。团市委结合深圳产业特点及青年实际需求,依托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市团校为青年夜校注入科创特色和科技含量,开设AIGC倍增职场力与学习力、无人机飞手培训等课程,为青年提供全面、系统的AI、无人机知识和技能培训,拓宽青年知识视野,提升青年科技素养和技能。
依托区位优势,深圳青年夜校聚焦湾区特色和岭南文化。市团校开设潮汕工夫茶及茶文化体验课程,围绕一壶茶开课程;宝安、龙岗青年夜校均开设粤语课,系统介绍粤语的九声六调,并结合日常用语讲授地道的粤语用法;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立足广东中医文化,开设中医大讲堂,邀请市中医院的多位权威专家及科室主任为青年朋友讲授中医健康知识,广受青年喜爱。
“如何将课程做得有用、有趣、新颖、好玩,是吸引青年参与的最大因素。”宝安青少年宫青年夜校负责人叶虎说,我们不断推出创新课程,先后开设粤语、美妆、网球、八段锦、短视频制作、钢琴弹唱、爵士舞等深受青年喜爱的课程。夜校还设置体验课、单次课、系列课、专题课、学期课、入门课、进阶课等多种灵活组合方式,让青年便于参加、乐于参与,满足青年差异化的学习需求。截至今年8月,宝安青年夜校已累计开设850节课,培训青年超2.6万人次。
西装革履的白领放下公文包,换上舞蹈服;程序员摘下工牌,执起毛笔;金融分析师在尤克里里的节奏中释放压力……9月9日,福田区福田街道“商圈夜校·CBD青年探趣营”2025年夏季班顺利结束,累计吸引超2.7万人次参与。该夜校通过1200余场课程,悄然重构着福田青年的夜生活图景。
福田团区委以福田青年夜校总校为中心打造“1+10+N”福田青年夜校矩阵——10个街道级特色青年夜校和N个创新类型青年夜校,以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类课程2860余场,累计服务覆盖青年超10万人次、活动场场爆满、供不应求,有力满足青年成长需求。
深圳不断创新青年夜校举办模式,市区街道联动扩大夜校规模。以青年流量大、交通便利、基础条件较好的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为市级“旗舰店”,联动各区团组织广泛开设青年夜校,打造共享阵地,覆盖更多青年群体。宝安团区委为青年提供10个大类、22个门类、130多个班级的夜校资源,不断推动青年夜校阵地向全街道覆盖;南山团区委聚焦健康运动、职场进阶、乐器学习类课程,搭建南山青年知识学习、互动交流、赋能增能的平台。
“我们希望青年们能够形成共同的兴趣圈子,在课外加强互动交流。”多位青年夜校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青年夜校学员人数的增长和沉淀,未来将不断探索青年夜校的社群化运作模式。目前,宝安青年夜校正在打造多层次的交流平台展现夜校教学成果,定期组织钢琴弹唱等门类教学成果展示活动以及五彩星空音乐会等,受到青年欢迎;市团校在桌游、戏剧体验等热门系列课程结束后,为师生提供场地,鼓励青年组织课外的社群活动。(记者 郑思)
近年来,青年夜校在深圳蓬勃发展,成为年轻人提升技能、发展兴趣爱好、拓宽社交的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