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亲爱的音乐迷们!你是否曾幻想过一夜之间你的生活可以因为音乐而变得截然不同?
艺术家:黄翔 /旅德青年钢琴家/现浙江音乐学院钢琴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钢琴系主课教研室副主任
他曾在2004年第四届中国音乐金钟奖、2005年中国上海第三届国际钢琴比赛、2008年全德国音乐学院钢琴比赛、2009年西德广播乐团WDR青年独奏家比赛、2008年德国Rösrath 国际钢琴艺术节比赛及2011年德国”Prix Amadeo”莫扎特国际钢琴比赛获得大奖;并在2011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国际钢琴比赛、2011年科隆国际钢琴比赛及2007年中国国际钢琴比赛获得半决赛奖和特别奖。
黄翔的独奏会遍布在中国、德国、波兰、韩国、英国、法国、荷兰、加拿大、意大利、西班牙及中国台湾等数10个国家和地区,同时作为钢琴独奏家,经常受邀同国内外职业乐团合作,如上海爱乐乐团、厦门爱乐乐团、厦门交响乐团、沈阳交响乐团、韩国光州爱乐乐团、德国尤利希交响乐团、德国科隆室内乐团、德国科隆青年交响乐团、德国Berglisch交响乐团、波兰托伦市政交响乐团等。他的表演还出现在中国、德国、韩国的电台和电视台,如中央CCTV音乐台(2006)、上海东方电视台(2006)、德国的古典音乐电台WDR3(2010)、韩国KBS电视台(2010)等。
2010年10月,受韩国南江山国际音乐节邀请,在韩国举办五场巡回演出。随后受到韩国泉北国立大学和群山国立大学的邀请举办音乐会,并进行教学交流活动。2011年受德国知名学府海德堡大学邀请,在海德堡音乐厅举办音乐会,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他分别在2010年,2012年为中国驻韩国光州总领事,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演奏,受到极高的赞誉,并在2012年受比利时皇室邀请,在德国Namedy宫殿成功举办独奏会。
黄翔自幼由父亲启蒙学习钢琴,而后师从中国著名钢琴家吴乐懿先生与及上海音乐学院资深教授姚世线年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本科,2006年获得学士学位后赴德留学,考入科隆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硕士专业,师从世界著名钢琴家Nina Tichman (USA/Germany) 教授。2010年以满分的成绩获得硕士学位,随后考取科隆音乐学院钢琴演奏家文凭Konzertexamen。2012年11月又一次以专业满分的成绩获得德国音乐类最高独奏家文凭(博士),并获得杰出贡献毕业证书。2013年回国工作,就职于中央音乐学院鼓浪屿钢琴学校。2015起任教于浙江音乐学院钢琴系,同时他还是中国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2015年1月与上海教育初版社旗下唱片公司签订为期5年的录音合同,曲目包括巴赫、德彪西等。2020年7月,发行了本人在国内的首张专辑~阿尔卑斯的森林。2022年,发行了本人第一张三重奏专辑~梦中的舞蹈。
本首奏鸣曲创作于1778年的法国巴黎。1778年是莫扎特一生中情绪最为动荡且感情最为复杂的一年,原因在于他的母亲去世于当年,母亲的去世使他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和孤立无援,于是他想到通过音乐来寻找与命运斗争的力量。这首《a小调钢琴奏鸣曲》便是在莫扎特的母亲客死巴黎后创作的。这是他的第一首小调奏鸣曲,也是第一首“悲剧”风格的奏鸣曲,这其中的热情性和戏剧性是独一无二的。
此变奏曲包含了引子、主题、以及六首变奏曲,为钢琴和乐队而作,但肖邦也将作品改编为钢琴独奏作品。这首作品是在1827年创作的,是作曲家早期学生时代的作品中极为重要的一首。采用的主题来自莫扎特歌剧《唐璜》中很流行的二重唱《请伸出你的玉手》(La Ci Darem La Mano)。这个主题也曾吸引过许多作曲家为之谱写数首光辉的作品,但肖邦的这首作品仍被认为是技高一筹,将华丽的外表和睿智的构思溶于一炉。
本作品出自巴赫为独奏古钢琴而作的16首协奏曲的其中之一,但并非巴赫自己的原创作品,而是改编自意大利作曲家马尔切洛创作于18世纪早期的一部《d小调双簧管协奏曲》。其中第二乐章,被人们称为“最美的柔板乐章”。在这个乐章中呈现出巴赫少有的浪漫,乐曲从平稳、持续的节奏型开始,并将这种像“回忆的脚步声”的节奏型贯穿全曲。不管是位于旋律声部,还是伴奏声部,它仿佛一直都存在着,像血脉中流淌的一丝记忆,挥洒不去。主题旋律则像极了咏叹调,此起彼伏,一波接着一波,但又不断迂回进行,就像脑中剪不断理还乱的思绪……
加布里埃尔·福雷(Gabriel Fauré)是法国著名的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他活跃于浪漫主义时期晚期,以大量精致优美、优雅抒情的室内乐及奏鸣曲闻名,他的作品巧妙且精致,有着强烈的个人浪漫主义色彩,为十九世纪以后的传统法国古典音乐发展起了重要贡献。《三首浪漫曲》是福雷受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无词歌》的影响,创作于1863年的浪漫钢琴小品集。乐曲巧妙地将复调、卡农等传统作曲技艺与作曲个人的浪漫情调相结合,创作出柔美温情、富有诗意和歌唱性的浪漫小曲。
幻想曲是一种形式自由洒脱、乐思浮想联翩的器乐曲,具有幻想的自由奔放的特点,并极富浪漫色彩。本首作品创作于1841年,是献给德·史索公爵夫人的作品。肖邦采用了奏鸣曲式和回旋曲式相结合的一种曲式结构来写作,作品充分体现了他在旋律写作方面的才能,把乐曲的抒情性与戏剧性完美地结合。波兰老一代权威性的肖邦学家雅希梅茨曾这样概括说:“人们由于在这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巨大的精神魅力和令人陶醉的迷人的力量,而把它看作是肖邦创作中的顶峰之作。”
PianoLab音乐沙龙,是一个由活跃于国内外音乐舞台上的青年艺术家们自由发起的“非组织”。
出于对人文艺术的极大热爱和构筑一个属于每一位爱乐者的音乐理想国的强烈愿望这群具备深厚音乐修养和精湛技艺的艺术家们与对艺术演出具有丰富运营经验的专业人士走到了一起运用其专业知识和艺术实践以及与国际文化艺术界的广泛联系为广大的音乐爱好者奉献高水准的艺术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