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谁能料到,如今,竟然有一半的钢琴厂濒临倒闭或者已经倒闭,曾经订价几万的钢琴,如今五千也卖不出去了。
为了给孩子提供升学竞争中的优势,很多家长愿意投入巨资购买高价钢琴,并请来顶级的教师指导。
钢琴被摆在家中的显眼位置,钢琴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教师的薪资也随之暴涨。
许多刚刚从音乐院校毕业的年轻教师,一周授课超过二十节课,月收入便能达到数千元,超越了许多职场白领的薪水。
一些未经系统训练的教师,仅凭几个月的短期培训便开始上岗,导致教学质量良莠不齐。
一些琴行更是通过虚假宣传,将劣质的国产钢琴包装成高端品牌,从中牟取高额利润。
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中,钢琴要经过层层经销商的加价,每一次流转都带来额外的成本,甚至一台价值3万元的钢琴,最终可能要加价一万余元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
钢琴成为了这些家庭为了应付考试、考级、甚至是加分的负担,许多孩子在无休止的练习中感到枯燥,失去了对钢琴的兴趣和热爱。
一些钢琴厂老板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了无奈,甚至痛哭诉苦,称自己已经无法支撑下去,而同行们的倒闭则成为了常态。
根据短平台的数据,“#钢琴闲置”这一线亿次,而二手市场上的钢琴价格已跌至原价的三折。
一些原本售价在四五万元之间的钢琴,二手市场上的售价仅为五千元,却依然鲜有买家愿意购买。
还有老师透露自己的一本授课记录本,他在2022年完成了597节课,而到2023年,这个数字骤然下滑至275节,课时数量几乎减少了一半。
钢琴厂、琴行以及培训机构纷纷倒闭,这一现象尤其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显得尤为严重。
2024年9月,就连全球知名的钢琴品牌施坦威,也宣告了破产,这标志着整个钢琴行业迎来了最为严峻的挑战。
曾经生意火爆的艺术培训机构也纷纷关停,尤其是在大城市,倒闭潮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令人咋舌。
近年来,随着消费趋势的变化,曾经备受推崇的奢侈品与高端消费品都会走向衰退。
在这个过程中,曾经被认为是象征身份和品位的物品,如钻石、天价普洱、奶茶糕点以及一些高昂的婚礼彩礼等,都开始逐步面临泡沫破灭的命运。
这些曾依赖杠杆经济推高价格的消费品,如今正因经济的“虚火”渐渐消散而陷入困境。
它的高投入和低产出让人难以承受,除了几万元的购琴费用,学习钢琴的费用也相当不菲。
想要在钢琴上有所成就,需要每周数小时的训练,这对于大多数忙于学业竞争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到了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很多家长都会放弃钢琴课程,尤其是在学业压力日益增加的情况下。
孩子们在钢琴学习过程中,真正接触音乐的机会并不多,更多的时间被花费在了反复练习那些枯燥的考级曲目上。
很多孩子弹到最后都已心生厌倦,等到获得证书或学业压力增大时,学习钢琴便彻底停止。
比如,国际学校的学生,或者家庭条件十分优越的家庭,完全可以把钢琴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来培养,而不必承担过多的经济和时间压力。
大多数家庭依旧生活在“攀比心态”和“幻想”中,盲目跟风购买钢琴和请老师,常常是在经济状况稍有好转时,迫于外界压力做出的一时决定。
况且,在中国,钢琴市场主要面向的是儿童群体,而中国的出生人口却在逐年下降,造成了这一市场需求的逐步萎缩。
再加上国内消费者对于钢琴的预期已经开始偏低,而市场上已经存有大量的钢琴库存,导致价格居高不下,最终形成了市场的恶性循环。
市场上不再有那么多热衷购买钢琴的家庭,而原本一度上升的价格也开始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WTA1000迪拜站:米拉-安德列娃2-0击败阿瓦涅相,次轮战万卓索娃
医疗科技公司Innovaccer推出AI智能体 帮助医生应对低价值重复工作
华为Mate60 Pro更新鸿蒙NEXT5.0.126体验:不吐不快,真实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