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乐器赏析——筝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 浓厚的文化底蕴不禁令人折服。而婉转悠扬的乐器便是中国艺术的重要体现了。 筝, 又称古筝、 秦筝, 是一种中国传统弹弦乐器, 属拨奏弦鸣乐器, 一般用梧桐木制成, 长方形音箱, 弧形面板, 面上张弦, 每弦一柱, 左右移动柱码可调节音高。 按五声音阶定音, 音域可达四个八度。 历代筝有多种形制, 现代演奏者经常使用的是 21 弦筝。 由于派别和师承关系不同, 也有用 18 弦和 24 弦的。 它音色浑厚明亮, 余音悠长, 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和细腻委婉的情调。 代表性的流派有河南、 山东等地的北派筝和浙...
中国民族乐器赏析筝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 浓厚的文化底蕴不禁令人折服。而婉转悠扬的乐器便是中国艺术的重要体现了。 筝, 又称古筝、 秦筝, 是一种中国传统弹弦乐器, 属拨奏弦鸣乐器, 一般用梧桐木制成, 长方形音箱, 弧形面板, 面上张弦, 每弦一柱, 左右移动柱码可调节音高。 按五声音阶定音, 音域可达四个八度。 历代筝有多种形制, 现代演奏者经常使用的是 21 弦筝。 由于派别和师承关系不同, 也有用 18 弦和 24 弦的。 它音色浑厚明亮, 余音悠长, 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和细腻委婉的情调。 代表性的流派有河南、 山东等地的北派筝和浙江、 广东潮州、 客家等地的南派筝。 弹奏技法主要有: 右手托、 劈、 勾、 剔、 抹、 挑、 摘、 打、 花、 撮、 轮、 摇等, 左手吟、 颤、 揉、 按、 推、 滑、 点、 泛等。 代表曲目主要有《渔舟唱晚》《高山流水》《汉宫秋月》《寒鸭戏水》《蕉窗夜雨》《薰风曲》 等。 本文主要从《渔舟唱晚》 和《高山流水》 这两首古筝代表作来欣赏筝给人带来的独特的韵味。 《渔舟唱晚》 是一首音乐语言简练、 意境鲜明的优秀传统古筝曲, 该曲的曲名取自初唐诗人王勃的《滕王阁序》 中的诗句:“渔舟唱晚, 响穷彭蟊之滨。” 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 在夕阳下时刻, 渔舟纷纷归航, 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场面。 饱蘸着水波的音符静静的流淌, 雾湿了心绪, 一点一滴的浸向深深而无奈的夜。 《渔舟唱晚》 曲调优美, 如蓝天上的行云, 似山涧中的流水; 节奏感强, 快慢强弱对比强烈, 音乐效果明显, 表现力突出, 音乐形象鲜明。 乐曲具有鲜明的中国山水画风格, 一曲过后, 宛如一张美丽的泼墨山水图从音乐声中绘出。 此曲慢板舒缓缠绵, 如歌似唱, 优美抒情, 活画出一幅夕阳西下, 波澜不惊, 上下天光, 一碧万顷的水上美景; 快板急骤而有序, 如波浪起伏, 似破水飞舟, 刻画出一幅头戴斗笠, 身披蓑衣的渔翁捕鱼的动感十足的图画。 乐曲的高潮过后, 更是别有洞天, 含蓄轻柔的结尾, 把人们带到深远的意境中。 晚霞映照着万顷碧波,天水相连, 波光粼粼, 老渔翁满载而归, 晚霞把他那饱经风霜的脸, 照得通红通红 乐曲分三个部分, 起承转合, 层次分明, 结构严谨, 旋律优美动人。 第一段, 慢板。 这是一段悠扬如歌、 平稳流畅的抒情性乐段, 展示了优美的湖光山色渐渐西沉的夕阳, 缓缓移动的帆影, 轻轻歌唱的渔民从容不迫的曲调给人以舒展、 恬静的美感, 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感受和对景色的赞赏。 第二段, 速度欢快, 旋律活泼流畅。 这段旋律从前一段音乐发展而来, 但因其出现了清角音, 使曲调转入下属调, 造成对比和变化。 这段音乐形象地表现了渔夫荡桨归舟、 乘风波浪前进的欢乐情绪。 第三段, 乐曲的合段, 旋律起伏多变, 如同春风吹拂柳丝飞舞。 形象地刻画了荡桨声、 摇橹声和浪花飞溅声。 随着音乐的发展, 速度渐次加快, 力度不断增强, 展现出渔舟近岸、 渔歌飞扬的热烈景象。 在高潮突然切住后, 尾声缓缓流出, 其音调是第二段一个乐句的紧缩, 出人意外又耐人寻味。 《渔舟唱晚》 这首乐曲虽然有一个具有实际意义的标题, 但是却没有非常具体的内容或者情节。 比起那些具有严谨结构和明确故事情节的乐曲, 它更像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