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与古筝的区别 精彩回答 2010-08-05 11:19 古琴, 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演奏时,将琴置于桌上,右手拨弹琴弦、左手按弦取音。古琴的音域为四个八度零两个音。有散音七个、泛音九十一个、按音一百四十七个。演奏技法繁多,右手有托、擘、抹、挑、勾、剔、打、摘、轮、拨刺、撮、滚拂等;左手有吟、猱,绰、注、撞、进复、退复、起等。 你说的可能是 九霄环佩琴·伏羲式 春雷琴·伏羲式 大圣遗音琴·伏羲式古筝 弦乐器,古筝常用演奏手法采用右手大、食、中三指拨弦,弹出旋律、掌握节奏, 用左手在筝柱左侧顺应弦的张力、控制弦音的变化,以润色旋律。筝的指法颇多, 右手有托、劈、挑、抹、剔、勾、摇、撮等,左手有按、滑、揉、颤等。 焦尾”是东汉著名文学家、音乐家蔡邕亲手制作的一张琴。也是古琴,不是古筝 古筝是一种具有优美音色和丰富表现力的繁弦弹拨乐器,外观呈扁长形,由框板、 面板和底板构成。筝身为中空共鸣体,里面胶有音梁,表面呈拱形,底部开有两三个出音孔。琴的首尾都嵌有岳山,俗称前梁和后梁,前梁至弦柱间为有效弦长。使用由入字形的弦柱支起,柱在面板上可以活动,位置错落如雁行,以取得不同的音高。制作筝时,框板使用红木等质地坚实、木纹顺直的木材,面板和底板采用质地较松软、易于振动的梧桐木。除了木材外,弦也是筝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发音有密切关系。筝使用的琴弦有丝弦、钢丝弦和尼龙弦三种,它们的音色各不相同。 古琴是中国古代最古老的乐器之一,是中国最早的弹弦乐器,称为 “国乐之父”。在古时文人心中视为高雅的代表,琴音悠远,高山流水知音流传至今。 古琴别称雅号:“琴”、“七弦琴”。 结构组成:型制多样,现今以“仲尼式”最为多见。一般分为琴体(即共鸣箱,由琴面、琴底和琴轸、雁足等部分组成)和琴弦系统(包括琴弦七根和岳山、龙龈、琴徽等部分)。 使用材质:琴身的琴面面板一般为桐木制,琴底板为梓木制。琴弦的质地以前多为丝制,现在多为金属制;琴徽多为贝壳或玉石制成。 乐器特色:是乐器家族中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历史悠久,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民族乐器之一。属于弦乐器族内的弹拨弦鸣乐器,发音浑厚深沉,余音悠远,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演奏技巧复杂,有滑奏、揉弦和泛音奏法等特殊技巧,表现力丰富。 古琴的音量较小,音区低沉,音色明净浑厚,风格古朴。在古代,我国文人雅士几乎家家都有古琴。孔子也是古琴的推崇者,他所教授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古琴是必修乐器,孔子是想通过古琴来陶冶人的情性。约公元前 481 年,孔子作琴曲《陬操》,以伤悼被赵简子杀害的两位贤大夫。现存琴曲《龟山操》、《获麟操》、《猗兰操》相传都是孔子的作品。 古琴整体是一扁长形音箱,长约 130 厘米,宽约 20 厘米,厚约 5 厘米。面板又称琴面,是一块长形木板,表面呈拱形,琴首一端开有穿弦孔,琴尾为椭圆形。底板又称琴底,形状与面板相同但不作拱形,是在整块木料下半部挖出琴的腹腔。底板开两个出音孔,称龙池、凤沼,腰中近边处设两个足孔,上安两足,称颂足。面、底板胶合成琴身,在琴首里面粘有舌形木板,构成与琴腹相隔的空间,叫作舌穴。面板背部设音梁,又称项实。琴腹中有两个音柱,称天柱和地柱。弦轴又称琴珍,多为圆形或瓜棱形,中空(穿弦用),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琴轸上。琴弦用丝制缠弦。岳山镶嵌于面板首部,也开有穿弦孔。底板上有四个琴脚,琴首部两个叫凫掌,琴尾部两个叫焦尾下贴,起垫平琴身的作用。面板上嵌有十三个螺钿或玉石制作的徽,标记音位。古琴造型优美,常见的为伏羲式、仲尼式、连珠式、落霞式、月型式等。主要是依琴体的项、腰形制的不同而有所区分。琴漆有断纹,它是古琴年代久远的标志。由于长期演奏的振动和木质、漆底的不同, 可形成多种断纹,如梅花断、牛毛断、蛇腹断、冰裂断、龟纹等。有断纹的琴, 琴音透澈、外表美观,所以更为名贵。 评论 2006-02-23 12:02f77917 十五级 古琴和古筝的区别,首先在外形上,很简单就是古琴它是 7 根弦,古筝的通用筝是 21 根弦,但也可以 22 根弦,23 根弦,那随意,但是一般情况下各个院校主要运用的古筝和演出团体用的都是 21 根弦。我小的时候学过的筝 13 弦也有过, 钢丝质。但是一般没有少于这个数的,在近代。进现代的古筝都是 13 弦以上, 而古琴一直保留了 7 弦琴的这种特点,古琴因此也叫 7 弦琴,这是它的特点。还有一个古筝有雁柱,像大雁长的形状,而古琴没有。古筝演奏过程中,由于有雁柱,所以它的各种辅调和支撑演奏成为可能,而且发音相对来说比较洪亮,而且它琴体比较宽大,表现力更丰富一些。但是并不是因此说古琴表现力不丰富, 古琴也非常优秀,我们在学习中国音乐过程中,任何人必须了解一点古琴文化, 作为保留最完整一种传统音乐文化,古琴是最具代表性的。 == 筝 与 琴 答一:古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被誉为琴棋书画四艺之首,在古代是地位最崇高的乐器。古琴充满着传奇的象征色彩:长 3 尺 6 寸5 分,代表一年有365 天;13 个徽位,代表一年的12 个月及闰月。琴面弧形代表天,琴底为平象征地,为天圆地方。有西方音乐人评价:这个乐器的构造, 是依据中国天与地之间关系的观念而设计的,使人联想到传说中只有天上神仙才能听得到的音乐。 答二:古琴属于古称“琴棋书画”中的“琴”的范畴。古琴多为梧桐木材质,有七根弦,音色以沉厚为主,为文人雅士抒发情怀常用。古筝的弦数并不统一:两千多年前战国时代的秦筝仅有五弦,汉、晋以前十二弦,但历经一千三百多年,到唐、宋时才增多一弦;明、清以来逐渐增至十四、十五弦,至於十六弦要到清末民初才出现,近代的古筝弦数传统式发展到二十五、六弦,而现代转调筝的弦数更增至四、五十条。音域较宽,古时在坊间也多流行。 答三:从结构上,弦数系不同。然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许多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 1-2 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 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 古筝的声音大,很动听,弹奏的时候加持力很强。想要用它来醉人是再好不过了。所以自古以来多是些女孩子练一练好卖艺。古琴声音小,比较内向。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会特别感动人,而往往感动的也只是弹琴人自己。一些大师也曾弹出过加持力很强的曲子,让人觉得如听万壑松,陶醉得不得了。但从古琴的结构和发展历史来看,古琴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技巧和感人,而在于心境和自然。天人合一是一个弹琴者最终的归宿。所以古筝比较倾向于是弹给别人听的,古琴则更倾向于弹给自己听。古筝一弹,就会有许多人被吸引过来听,而古琴的知音却总是可遇不可求的。 答四:由于筝和琴的音箱构造也不同,音色不同,所以在这种意义上来说,古筝是用 来娱人,而古琴多是娱己的.古琴也是众多文人雅士所爱,有很多有关古琴的古老传说,古琴更是和箫并称二圣,古琴乃大雅~~~ 答五:与答一略有出入,古琴在汉朝之前位五弦,故称之为五弦琴,到了汉朝, 文武二帝各加入了一弦,称之为文武弦,才定为现在的古琴格式,七弦。 而古筝在唐朝之前为七弦,在唐朝之后慢慢演变到了二十一弦,现在的古筝是弦数为二十一弦。 这位朋友所说的筝是日本的筝,他们的筝的弦数要比我们的古筝的弦数要多。 形体也比中国古筝大,适合弹奏日本的民族音乐,在朝鲜跟韩国还有十五弦的筝, 但他们不叫古筝,他们叫这个乐器为:“枷椰琴”声音比中国古筝轻,形体也比中国古筝小多了。 答六:其他古乐器一揽 瑟:中国原始的丝弦乐器之一,共有二十五根弦。《诗经》中有记载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我有嘉宾,鼓瑟鼓琴。瑟曾销声匿迹千年之久,而今“幽兰汉乐”将传说中的声音再次呈现于舞台之上,琴瑟合鸣,乐声如流水,如凤鸣,如南风,如月行,引我们走进大自然深深的芬芳里。 箜篌:中国古老的弹弦乐器,始于汉代,历史悠久;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 表现力强。唐时期曾用于西凉、龟兹、疏勒、高丽、天竺诸乐中。明代后失传达300 年之久。 方响:古代打击乐器,由十六块大小相同的长方形玉片组成,以厚薄不同定音高,分上下两层悬挂,用小铁锤敲击;出现于北周。隋唐时用于燕乐,后也用于宫廷雅乐,自宋代后渐少使用,现濒于失传境地。 == 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形成了 3000 多年前的,传说为伏羲、 神农氏所造;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相传秦时有婉无义者,将瑟(乐器) 传与两个女子,二女要争,引破为二,所以称秦筝。这是两者形成年代上的区别。 其二,古琴琴身以独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 5 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 12 弦,隋代 13 弦,清代 16 弦,上世纪 60 年代为 21 弦,近年增加到24-26 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 其三,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许多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故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之首; 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 1-2 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 其四,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到了唐朝后称“减字谱;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 其五,古琴的代表曲目最古远的是《碣石调.幽兰》一曲,描写孔子不得志以空谷幽兰自喻,据今已有 1400 多年。还有《广陵散》、《潇洒云水》、《梅花三弄》等,现存琴谱约有数千首之多。我国史籍记载有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以及三国中孔明巧施空城计,操琴退司马十万大军的故事,说的都是古琴而非古筝。1977 年,美国发射的旅行家宇宙飞船超过太阳系向银河系太空进发,该飞船所播放的《流水》一曲,就是用我国古琴弹奏出来的名曲; 古筝的古曲代表曲目有《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出水莲》、《锦上花》等。 S 古筝的声音大,很动听,弹奏的时候加持力很强。想要用它来醉人是再好不过了。所以自古以来多是些女孩子练一练好卖艺。古琴声音小,比较内向。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会特别感动人,而往往感动的也只是弹琴人自己。一些大师也曾弹出过加持力很强的曲子,让人觉得如听万壑松,陶醉得不得了。但从古琴的结构和发展历史来看,古琴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技巧和感人,而在于心境和自然。天人合一是一个弹琴者最终的归宿。所以古筝比较倾向于是弹给别人听的,古琴则更倾向于弹给自己听。#古筝一弹,就会有许多人被吸引过来听,而古琴的知音却 总是可遇不可求不要说.我是知道的古筝和古琴的区别 y7;f ?深圳肝胆外科网论坛 -- 深圳肝胆外科网,肝胆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N0AYL 古琴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弹拨类乐器,形成了 3000 多年前的,传说为伏羲、 神农氏所造;古筝则晚得多,形成于秦代,相传秦时有婉无义者,将瑟(乐器) 传与两个女子,二女要争,引破为二,所以称秦筝。这是两者形成年代上的区别。nSvW ?深圳肝胆外科网论坛 -- 深圳肝胆外科网,肝胆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Q/V- 其二,古琴琴身以独木所成,琴面系有七根弦,故古称七弦琴。琴弦由丝绒绳系住,拴绕于弦轴上,属弹拨乐类的无马乐器;古筝则由框板、面板和底板构成。最早的筝为 5 根弦,战国末期发展成 12 弦,隋代 13 弦,清代 16 弦,上世纪 60 年代为 21 弦,近年增加到24-26 弦。琴弦均匀排列于筝面上,每根弦均由人字形的弦马支起,属弹拨乐类的有马乐器。\Q4V ?深圳肝胆外科网论坛 -- 深圳肝胆外科网,肝胆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y 其三,古琴虽只有七根弦,但一弦多音,其音域宽达四个多八度,借助面板上的十三个琴徵,可以弹奏出许许多多的泛音和按音。音色含蓄而深沉,古朴而典雅,表现力富有内涵,异常丰富,故古时被文人雅士列为琴、棋、书、画之首; 而古筝基本上是一弦 1-2 个音,同一弦中移动弦马(柱),可以调作音高,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淳厚优美,悠扬悦耳。-XqvO+ ?深圳肝胆外科网论坛 -- 深圳肝胆外科网,肝胆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n=I8 其四,古琴琴谱自成一格,古时称为文字谱,到了唐朝后称“减字谱;而古筝古时多用工尺谱,现今多用简谱、五线谱。S*Sm ?深圳肝胆外科网论坛 -- 深圳肝胆外科网,肝胆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0 其五,古琴的代表曲目最古远的是《碣石调.幽兰》一曲,描写孔子不得志以空谷幽兰自喻,据今已有 1400 多年。还有《广陵散》、《潇洒云水》、《梅花三弄》等,现存琴谱约有数千首之多。我国史籍记载有俞伯牙和钟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传说,以及三国中孔明巧施空城计,操琴退司马十万大军的故事,说的都是古琴而非古筝。1977 年,美国发射的旅行家宇宙飞船超过太阳系向银河系太空进发,该飞船所播放的《流水》一曲,就是用我国古琴弹奏出来的名曲; 古筝的古曲代表曲目有《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出水莲》、《锦上花》等。~ 古筝的声音大,很动听,弹奏的时候加持力很强。想要用它来醉人是再好不过了。所以自古以来多是些女孩子练一练好卖艺。古琴声音小,比较内向。只有在某些特殊的环境下会特别感动人,而往往感动的也只是弹琴人自己。一些大师也曾弹出过加持力很强的曲子,让人觉得如听万壑松,陶醉得不得了。但从古琴的结构和发展历史来看,古琴真正的意义不在于技巧和感人,而在于心境和自然。天人合一是一个弹琴者最终的归宿。所以古筝比较倾向于是弹给别人听的,古琴则更倾向于弹给自己听。#古筝一弹,就会有许多人被吸引过来听,而古琴的知音却 总是可遇不可求的。 其一,两者形成年代上
2025年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说话要算数》教学设计及反思.docx
原创力文档创建于2008年,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分享给其他用户(可下载、阅读),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所有。原创力文档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发链接和相关诉求至 电线) ,上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