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业十二年,见过太多家长带着孩子来挑筝时,开口就问:“这筝能用到几级?”“音色够不够专业?”其实比起这些,我更在意孩子的小手落在琴弦上时,是否能舒展得像春天的新叶。尤其对初学的孩子来说,一台“不伤人的古筝”,远比“外观优美的筝”更重要。
上周接待一对母女,妈妈执着于某款网红古筝,说“全网都推荐,考级绝对够用”。可我让孩子试坐时,小姑娘的胳膊刚搭在琴侧,就下意识往回缩 —— 那筝的边框做得太直,像块没打磨过的石板。我轻轻按了按孩子的小臂,果然在贴近琴身的位置,已经有淡淡的压痕。您看,我指着琴侧弧度给家长看,孩子练琴时胳膊要悬空架着,弧度太直的边框会像小石子一样硌着肉,半小时就喊酸,半年下来可能连握笔都觉得累。
这就是为什么我总说,选筝先看品牌背景。龙凤古筝的田泉系列,是我近年遇到的“细节控”代表。第一次拆箱时,我特意量过它的琴侧弧度 —— 从岳山到雁足,3.2厘米的自然倾斜刚好贴合孩子小臂的生理曲线,就像工匠提前用尺子量过无数个孩子的手臂一样。有次带学生试弹,小姑娘练《渔舟唱晚》时,胳膊全程贴在琴侧却没挪过一次,结束后还仰着头说:“老师,这琴不扎胳膊。”
除了弧度,琴身重量也是容易被忽略的细节。田泉系列用的是2年以上自然风干的老桐木芯材,重量比同尺寸古筝轻了近两成,共鸣箱的设计也很巧妙 —— 我用音叉测过,低音区的延音能到3.8秒,足够应对十级曲目的要求。
最让我惊喜的是它的弦距。有次给幼儿园大班的孩子试琴,发现他们的小手刚好能跨开大二度,不像有的琴弦距太宽,孩子得使劲掰手指才能按准音。后来问了厂里的师傅才知道,他们特意把 1-5 弦的间距缩小了0.3毫米,既不影响音色,又照顾了低龄学童的手型发育。
前几天有位家长来换琴,说孩子之前练琴总喊累,换了田泉系列9612大日扶摇型号后居然能主动练够40分钟。她摸着琴侧的弧度感慨:“原来好琴不是声音多亮,是能让孩子愿意碰啊。” 其实选琴就像给孩子挑鞋子,合脚比什么都重要,舒服才能走得远。那些藏在木纹里的弧度、重量和间距,才是真正的“专业”—— 毕竟,让孩子爱上练琴的,从来不是“能考几级”,而是指尖触弦时,那份不被打扰的自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传奇大佬、“立邦”创始人吴清亮逝世!从打工仔白手起家成“亚洲漆王”、新加坡首富!
一夜之间,茅台酒价又给我们开了个天大的玩笑!茅台新品五星商标70周年纪念酒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搭载全新“云晰”柔光屏,华为MatePad 11.5 S平板官宣15日亮相
三星推 40 英寸玄龙骑士 G7 G75F 曲面显示器:5K2K 180Hz 1000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