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音乐清和淡雅,音韵婉转悠扬,令人深思回味。国风雅韵·民乐器乐赏析邀请在民族器乐演奏、创作领域有一定成就的专家和名师,通过现场演绎与分析讲解相结合的形式,与在场的读者互动,向读者普及弹拨、吹奏、拉弦等不同种类民族乐器的起源、特点以及所代表的音乐作品。让读者走近民乐,感受筝之美,了解民乐创作背后的故事,更好地传承民族音乐,提升市民艺术素养。
古筝,弹拨乐器,距今有 2500 多年的历史。汉代刘熙《释名》:“施弦高急,筝筝然也”,故名筝。
“群声之祖,万乐之师”。千古流传的古筝是一种极富表现力的乐器,大筝发音柔和雅致,小筝发音清脆明亮;其音色清悦、高洁、典雅,委婉动听并富有神韵。它是一种具有独特风韵的独奏乐器,又可以参加合奏或是伴奏,被誉为“东方的钢琴”。这种古老的乐器流传了二千多年,形成了各种音韵特点和不同的演奏技法,其中以浙江、山东、河南、潮州和客家筝曲等最为著名。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出现,古筝学习火爆。古筝这一传统文化精粹和民族乐器瑰宝,正日益受到当代人的推崇、重视与喜爱。
深圳市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北京中华传统乐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个人多次参加深圳市大型演出,并成功举办了个人古筝独奏会,曾先后在德国纽伦堡、北京、香港、成都、重庆等国内外城市举办古筝音乐会。其带领的团体,多年来斩获国内外多项个人及团体大奖,成果丰硕。
为了让琴童在初学时,保有热情、兴致盎然,又能长久坚持不至半途而废,需要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通过有体系的多元化教学,给孩子们创造高层次的演出机会,拓展高水准的专业视野等综合手段来营造和培养。
新中国成立后,大批老艺术家大胆创新,借鉴、融合西方古典音乐、现代流行音乐,博采众多民族音乐元素,创作和收集整理了大量大众耳熟能详的作品。
艺术无国界,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在诸多中青年艺术家的推动下,筝乐跨国演出、跨界演出越来越多。古筝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乐器,已经越来越被世界所熟知和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