筝,又称古筝、秦筝、瑶筝, 中国“土著”弹弦乐器,音域宽广,音色清亮,表现力非常丰富。
筝在我国可是乐器界的老前辈,所以得名“古筝”。据传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园前4世纪),筝就广泛流传了,说起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盛行的属秦国(现在的陕西省)。《史记·李斯谏逐客书》中就有记载:“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所以筝又有“秦筝”之称。
Long long ago~ 有一把五十弦的瑟,黄帝让素女去弹这把瑟,结果因为声音太过悲哀,一把瑟就被一劈为二,变成了二十五弦的瑟。到了秦地,又有两个兄弟争这把瑟,可怜的瑟又被分成两个,变成了筝(筝也由此得名)。
是不是被这个动人的故事打动准备拿起古筝开始入门了?当然,这只是个动人的传说,但小编拍着胸脯打包票:古筝的世界比它的传说更美。
史料所记载的筝各式各样,到如今发展成了我们经常见到的1.63米21弦的古筝。
这就是现在普及度最广的一款古筝了,当然除了这个样子的,还有长成其他模样的筝家族成员,我们来看一下~
古筝就像武术,在历史变迁中演变成了不同流派。比如,秦筝随着东渐南移,并与当地的戏曲、说唱和民间音乐的结合,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风格和流派(恰似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中有河南筝(中州筝),山东筝(齐鲁筝),潮州筝、客家筝、浙江筝(杭筝或武林筝)、陕西筝等主要流派。
当然,进入近代之后,古筝和古筝曲也有了一些变化。首先,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左手带上了义甲,大家来听一听古筝曲意会一下:
近几年古筝大热,主要是因为比较容易上手,弹奏起来非常好听,一举一动间又彰显出中华民族古典气质,可以说是老少通吃型乐器了。
教育部对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含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作出部署
教育部对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含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作出部署
教育部对做好2025年普通高校部分特殊类型(含艺术类专业)招生工作作出部署
征集志愿是指在每一批次录取结束之后,省级招办将录取未满额的院校和余缺计划数向社会进行公布,供尚未被录取并达到分数要求的考生进行选报。
信阳学院2022-2024年普通类、艺术类专业在豫招生录取分数线统计表(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