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闵行区已形成涵盖国家、市、区三级的非遗传承梯队,现有各级传承人81名,其中
1957年生于上海,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古筝质量总监。1972年,15岁的李素芳经选拔入读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工业中学,三年定向培养后进入古筝组工作,师从被业界誉为“古筝之父”的制筝大师徐振高。制作一台古筝,近两百道工序,考验技艺,更考验体力。李素芳作为徐振高唯一的女徒弟,不服输,肯吃苦,勤学好问,很快就成为了同门中的佼佼者。
李素芳的“绝对音准”能力对其古筝调律工作大有增益。她继承了师父徐振高锐意革新的精神,长期关注当代古筝演奏者的实际需求,创新研发,硕果累累,如多声弦制筝、倍低音筝、一米短筝等。多年来,李素芳也一直在尽心竭力地授徒传艺,培养了徐仲荣、顾军萍等一批杰出的中青年骨干,如今,徒弟们的学生也已成长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的制筝主力军。
1958年生于上海,民族拉弦、弹拨乐器制作技师,曾任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二胡质量总监。1979年,龚耀宗进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工作,在二胡车间琴筒制作小组,开启了五年学徒生涯。由于学徒期表现优异,被二胡制作大师张龙祥收为关门弟子。
二胡构造看似简单,制作工艺却十分复杂。其中难度最高、最考验技艺的一道工序是鞔(mán)皮。龚耀宗继承了张龙祥高超的鞔皮技艺,并发展出自己独特的处理手法。1999年,中国民族乐器制作大赛,龚耀宗所制的二胡获得工艺品质第三名,声学品质优胜奖。他的琴,内外弦统一,上下把位通透 ,具有良好的声学品质。
不仅制作工艺精湛,其调试也有独到之处。传道授业更是龚耀宗的强项,多年来,他培养了曹荣、蔡洪贤等一批杰出的中青年骨干,“上海工匠”“上海市杰出技术能手”等殊荣都被徒弟们一一斩获。
此外,龚耀宗还积极传播推广二胡文化,在企业组织搭建的平台上,积极向市民展示二胡制作技艺。为规范和推广二胡制作技艺,龚耀宗多次参与编写专业著作,修订国家行业标准,为我国二胡制作行业的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期间,龚耀宗为观众讲解二胡制作技艺。当时,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为上海世博会宝钢大舞台“中国元素”乐坊专区承办单位。
1963年7月生于上海,1984年进入松江县车墩乡文艺工厂,1988年转入马桥文艺工厂开始学习手狮舞表演。拜师于陆大杰、乔正林等前辈学习,能掌握手狮舞大、中、小狮各种基本动作技巧。1992年11月,曾作为马桥手狮舞表演队成员赴北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
自2003年以来,赵雪林一直担任闵行区马桥镇文体中心手狮舞队指导老师,传授技艺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培养出多名舞蹈技艺熟练的手狮舞队队员,其中有马桥强恕学校教师队、马桥城管监察分队、城管中队、马桥强恕学校教师队等。
赵雪林还积极参与“非遗进校园”建设,在马桥镇域内初、高中开展马桥手狮舞课程,从开学开始,每周一次课程,平均每个班级有30名学生学习,累计教学2500余人次。为推广传播“马桥手狮舞”,赵雪林还参与项目教材编写、电视专题片拍摄、各类中外交流活动等,被各级媒体广泛关注。
据悉,后续,闵行区文化旅游局将继续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指导和督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