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印度、柬埔寨、墨西哥、也门、埃塞俄比亚、法国等20个国家的100多名留学生,与松江区5所中小幼学校的学生一起穿汉服、学戏曲、奏民乐、画脸谱、学茶道、品香道……日前,由松江区和东华大学联合举办的沉浸式中国传统文化中外交流活动在松江举行。
活动上,中外学生身穿着汉服逛新春“市集”,大家跟着老师学唱戏曲,兴致盎然地参与舞龙等活动,体验春节民俗文化,感受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和浓浓的年味,迎接春节到来。
不少留学生体验了古琴弹奏、汉服走秀、写福字等活动,学习了非遗文化技艺,沉浸式感受独特的中国文化。加纳留学生安威廉说:“今天有这么多传统文化项目让我们体验,我对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迫不及待地想和家人朋友分享这些新鲜事。”
乌干达留学生米伟泽在体验了各项传统文化后高兴地说:“我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这次体验活动,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了解,期待接下来体验更多文化习俗。”
“希望通过此次活动,让孩子们面对面地与外国留学生交流互动,在交流中,让外国留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共庆新春佳节。”古琴区级非遗松江琴派(江操)传承保护单位负责人戴韵宸说。
据悉,松江琴派(江操)作为古代松江府辖区区域最早产生的艺术流派,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时间的长河中,它早于云间书派、画派、诗派、词派等文学和艺术流派,成了松江地区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
目前,松江区教育局已成立松江区中小学传统文化研学基地。基地在松江百年古宅素园内,汇集了古宅文化、古琴艺术等多种传统文化艺术,是松江乃至上海传统文化的宝地。
戴韵宸告诉记者,素园也是东华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传统文化体验基地,长期以来,多形式为留学生开辟“第二课堂”,更好学习中国文化。
当天除了体验各种民俗项目,由松江区李塔汇学校、泖港学校、中山小学、方塔小学、机关幼儿园、均之声艺术团和上海音乐学院师生共同演奏的新春音乐会成了学生们迎接新春的文化盛宴。古筝、琵琶、二胡等传统乐器纷纷登场,它们的独特音色和演奏技巧让观众陶醉其中,仿佛穿越到了千年前的古代,让大家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