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台灯光下,妆容淡雅的劳阿姨指尖流淌出《让世界充满爱》旋律。台下掌声雷动。而幕后是两位配合默契的身影——主持人吴梦婷手持麦克风协调全场流程、钢琴名师张南南老师则在侧台专注地为学员做舞台演出指导。这对跨界组合的名字,已成为大湾区银发钢琴教育的一道“风景线”。
做主持人十年,我见过太多渴望舞台的眼睛。主持人吴梦婷说这话时,正翻看着厚厚一沓学员曲谱与节目单,老年人不是社会的配角,他们需要被点燃的舞台。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艺术审美体验,让情绪价值与经济价值相连接,正是这份洞察,让她在2021年主动叩响了钢琴名师张老师工作室的大门。彼时的张南南老师已在钢琴教育领域深耕二十余年,正为老年学员的特殊需求所困扰:传统教学方法需要变通,他们需要的是理解、耐心和成就感。两人一拍即合。
吴梦婷凭借主持人的策划思维和资源整合能力,张老师则发挥教学专长,共同设计出零压力学习法——没有考级和参赛的压力,只有量身定做的课程及音乐会,以及通过“多元化”艺术组合展示,不仅满足钢琴演奏的目的更突出个人特色。吴梦婷笑着说:我把主持经验转化成音乐会设计,每场音乐会都有入场仪式及开场白、钢琴主题环节并延伸出多元化表演模式,颁发证书及谢幕仪式。让银发琴童沉浸式感受舞台的魅力、体验音乐会演出仪式感。
在张南南老师的钢琴工作室,随处可见适老化改造的细节:不同品牌及不同音色的钢琴可选、教材和乐谱选用特大字号、谱夹选有彩色标签页数的设计、灯光根据大龄琴童需求做可调节式。老年人手指灵活度下降,但人生阅历和对音乐的理解是优势。他们弹的不是音符,是岁月沉淀的故事。张老师参与编写的《老年钢琴入门教材》,既有专业的乐理与钢琴演奏知识,又有符合中老年人兴趣的中外名曲,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让中老年学员短时间内能快速的上手,弹出简单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
张老师的用心教育带来惊人效果:60后70后的师生十人组合,在她的带领下,于2024年12 月,在深圳市南山文体大剧院与钢琴家杜宁武和沈慧莲老师同台参加“中国施坦威二十周年庆典音乐会”,六台琴十二人,当晚唯一的老年组与大师同台的完美演出,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吴梦婷敏锐捕捉到这些故事,将其转化为音乐会上学员访谈环节,让每场演出都成为音乐与艺术情感共鸣的现场。
台下座无虚席,掌声如潮。这并非专业音乐厅的独奏会,而是多场“生如夏花”钢琴音乐会的寻常一幕。过去三年间,多场由大龄及老年“琴童”担纲主角的大型音乐会悄然兴起,背后是香港主持人吴梦婷与钢琴名师张老师的跨界探索,用个人资源整合能力破局:场地创新上,联合社区演出、活动中心闲置时段,音乐舞台互惠合作方式等等降低60%场地成本,音乐会表演形式方面,开发老中青各种演出形式搭配,其中亲子或祖孙四手联弹课,撬动家庭消费,让更多家庭拥有教育意义的亲情时光。
“生如夏花”音乐会的创建与实践为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启示:可持续的银发经济在于开拓能激发老年人创造力、参与感与尊严感的“发展型消费”。主持人吴梦婷说到我们在建造新生态。。张老师透露,随着模式日益成熟,更多合作邀约正在接洽中,“让百万银发族指尖流淌音符”的愿景正加速照进现实。
市场需探索更多“教育+社交+轻演艺”的融合业态,让银发族从服务的接受者转变为价值的共创者与展示者。当教育创新与银发经济深度融合,钢琴的黑白键便奏响了新时代的银色乐章,它不再只是安度晚年的背景音,更是主动创造、持续成长、与社会共鸣的进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