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讯(记者 高倩)2月28日和3月1日,从国家大剧院到北京艺术中心,从到菲利普·格拉斯,颇受关注的青年钢琴家鞠小夫携手指挥家吕嘉执棒的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以两部钢琴协奏曲完成了自己与乐团的首次合作。
不同于因一项赛事、一个大奖而被熟知的众多演奏家,鞠小夫走向舞台中央的旅程细水长流,一如他的琴音。2月28日,莫扎特《第27号钢琴协奏曲》首先在国家大剧院奏响。在鞠小夫的指尖下,莫扎特写于生命尾声之际的琴音内敛而沉静地淌过,与乐团映衬出引人回味的深远空间;3月1日,格拉斯《第3号钢琴协奏曲》在北京艺术中心上演,如同多元宇宙交叠共生的奇妙音响倾诉着作曲家对结构本质的执着追寻,为音乐会的主题“大道至简”添上一笔亮色。
两部作品创作相隔约200年,前者“简洁、轻盈、亲密”,但小调的阴郁似乎总是挥之不去,独特的姿态引人联想到这是莫扎特生前所写的最后一部钢琴协奏曲;后者被鞠小夫描述为“极简主义风格的回响”。谈及两首选曲的内在关联,鞠小夫说:“我经常在思考,在格拉斯的音乐中无穷的优美和反复的宁静,是不是也映照着莫扎特曾幻想的解脱?至少,我们算是在精神上给莫扎特一个来自当代的答复。”在斟酌文字时,这位年轻的钢琴家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准确和敏感。除了音乐,文字亦是鞠小夫生活中的灵魂挚友,“等着灵感找上门”的他不会刻意落笔,但已有《在寻找春天遗骸的路上》《迟声》两部个人诗集付梓发行。
弹钢琴与写诗歌,在鞠小夫看来,都要“打破规矩”,话至此处,面容文静乖巧的他流露出一丝隐秘的“胆大”:“规矩很多时候都是用来打破的,演绎音乐,最根本、最纯粹的是表达内心想说的话,我们要在作曲家的创作中加入一些自己的艺术构思,而诗歌也在突破传统语言的很多框架,这两者都不应该被任何已有的框架百分百束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固态电池第一龙头!直接供货小米SU7 Ultra,直指下一个宁德时代!
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 : 优化新能源汽车号牌设计
特朗普最新表态:不愿达成俄乌和平协议之人不会待太久! 3天飞上万英里,四处求援 泽连斯基:要换掉我不容易
中工网为全国总工会主管、工人日报社主办、中国工会网络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和管理的中央新闻网站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苹果iPhone 16硅胶保护壳上新4款配色:牡丹、淡蓝紫、碧蓝、橘红
苹果发布两款新iPad:M3芯片iPad Air和iPad(A16)来了!